| 
 | 項次 | 曲 名 | 錄製時間 | 合 唱 團 體 | 指 揮 | 
 | 
| Mp3格式 | 1 | 1996 | 新竹中學合唱團 | 何碧玲 | 
 | |
| 請先下載(按右 | 2 | 1964 | 新竹中學合唱團 | 蘇森墉 | 
 | |
| 鍵)再開啟 | 3 | 1964 | 新竹中學合唱團 | 蘇森墉 | 
 | |
| 
 | 4 | 1964 | 新竹中學合唱團 | 蘇森墉 | 
 | |
| 
 | 5 | 1964 | 新竹中學合唱團 | 蘇森墉 | 
 | |
| 
 | 6 | 1970 | 新竹中學合唱團 | 蘇森墉 | 
 | |
| 
 | 7 | 
 | 新竹中學合唱團 | 蘇森墉 | 
 | |
| 
 | 8 | 
 | 新竹中學合唱團 | 蘇森墉 | 
 | |
| 
 | 9 | 
 | 新竹中學合唱團 | 蘇森墉 | 
 | |
| 
 | 10 | 2000 | 新竹中學合唱團 | 何碧玲 | 
 | |
| 
 | 11 | 2000 | 幼獅合唱團 | 吳聲吉 | 
 | |
| 
 | 12 | 2000 | 竹女合唱團 | 李寶鈺 | 
 | |
| 
 | 13 | 2000 | 中央合唱團 | 王 恆 | 
 | |
| 
 | 14 | 2000 | 幼獅合唱團 | 吳聲吉 | 
 | |
| 
 | 15 | 2000 | 新竹縣教師合唱團 | 駱正榮 | 
 | |
| 
 | 16 | 2000 | 幼獅合唱團 | 吳聲吉 | 
 | |
| 
 | 17 | 2000 | 樂友合唱團 | 王韻萍 | 
 | |
| 
 | 18 | 2000 | 新竹市立混聲合唱團 | 楊明慧 | 
 | |
| 
 | 19 | 2002 | 天恩彌樂佛院合唱團 | 吳聲吉 | 
 | |
| 
 | 20 | 2002 | 天恩彌樂佛院合唱團 | 侯宇彪 | 
 | 
他是我心目中的達文西
他是我心中的文藝復興人
如不能為創作家 也應為有品味的鑑賞家
美學教育是全人教育的重要一環
~新竹中學第5屆校友黃崑巖
序
為新竹中學音樂教育奠定良好基礎的蘇森墉先生是位多才多藝之士,這緣於年輕時的學習與涉獵廣博之故。原本他的父親希望他成為一位商人,但他按照自己的與趣走上了藝術家之路。他不但會繪畫,也寫了一手秀麗的硬筆字,後來更在音樂的領域發光發熱,成為一代名師。
在學生的心目中,蘇森墉雖然對音樂教學有著很高的要求,但他卻不是一位疾言厲色的教師,也很少動怒,談起話來十分健談卻少有贅言。在帶領新竹中學合唱團期間縱橫全省高中音樂比賽,編寫的合唱曲更經常成為比賽時的指定曲。達觀灑脫的蘇森墉一生不求名利,從未想過要將這些教學方法和精心編成的曲子集結出版,直到八十歲時才在學生和新竹地方人士的力邀下,開始收集整理早年的創作。
蘇森墉從十九歲那年創作個人第一首歌曲起,其間歷經戰亂、執教、退休、週遊各國乃及晚年疾病纏身,但直到八十餘歲高齡之際仍努力從事創作,可說將其一生獻給了音樂教學和創作。蘇森墉的創作歷程大致分三個時期:早年無師自通、中期融合中西技法、到晚期無拘無束的自在創作。本作品集選錄了跨越蘇森墉三個創作期的作品,包含《新竹中學校歌》、《拉縴行》、《故鄉》、《愁》、《谷關之夜》與《父親啊父親》等廿首膾炙人口的作品,讓人們在音樂歌聲中緬懷一代音樂大師的風範。
選輯後記
為了紀念一生奉獻合唱,勞苦功高且居功厥偉的蘇森墉教授,特選此輯以資留念。蘇教授貢獻臺灣合唱界凡五、六十年,功勳浩瀚,然因早年並無錄製有聲資料之習慣另受限於器材,留下資料甚為稀少,在時間急迫下,只能以手邊現有資料編選。
此輯選錄廿首歌曲,前半除校歌之外,大都以蘇老師親自指揮竹中合唱團演唱為主;而二至五首是由民國五十三年錄製的唱片中翻製,因當年的唱片留存不易,片子表面偶有故障引起跳針,請大家見諒,但仍瑕不掩瑜,可以彰顯蘇老師處理之美。後半則以蘇老師之力作為主,不管是創作或編作及歌詞之創作,均顯斯功力之深厚。其創新之精神及手法,絕不因年歲而有所限制,誠為難得。此部份之有聲資料,均取自蘇老師作品集音樂會之現場錄音,然現場音樂會之錄音品質頗難十全,請大家包涵。
本輯資料由唱片、錄音帶、錄影帶及影音光碟轉錄而成,一般家庭甚難備齊如此眾多機器,承竹大駱正榮老師商請苗栗友人共同錄製完成,特致感謝之意。
新竹中學17屆校友吳聲吉敬筆
感謝以下單位贊助:
18屆校友鄭心家贊助CD製作
17屆校友吳聲吉協助音樂資料收集整理
31屆校友黃鈞銘封面及摺頁設計印刷